经济工作会议放出了一支利箭,这就是在十四年之后中,再一次提出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。 也就是说要放水了。 估计这也是大多数民营老板所期待的,当然,货币工具与财政工具一起发动,钱有了,还要看往哪流,有一点将是大概率事件,这就是会提高货币贬值的预期,对负债累累的地方财政、企业与个人来说,放水就是在稀释债务。假定连续十年3-4%的弱通胀叠加下来,100万的债务实际上只值50万了。 但是,大放水也意味着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加大,我们知道,2024年政策的选择是稳定高于刺激,那么,2025年又会是什么格局?似乎充满了矛盾。 首先是出口的稳定。 出口稳与不稳,不完全由我们单方决定,我们要把商品卖给全球,对手也是客户;年初电动汽车低价销售,拿下了全球市场63%的份额,但也引起了西方强国的联会反制,七国集团做了反补贴调查并加征关税;特朗普上台后,将加征60%的惩罚性关税,我们又如何求稳,保持出口的势头?现在看得到的策略是通过货币贬值,支撑出口。 这就存在一个安全问题,实际是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经济的底线,这个底线就是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,因为中国的负债率已经不算低,从公开的数据看,我们比欧美的数据好看,但是,中国的统计中少了一块隐形债务的确认,财政部做了一个统计,为16万亿,专家们却在警告,地方真实的隐性债务是差不透的,实际债务额很可能要大得多,如何刺激经济,同时又要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,当是2025年的一大纠结。 其次是就业的稳定 就业是更大的难题,统计局出炉的数据一如既往地平稳,总失业率总是控制在5%左右,而大众的微观感受相去甚远,于是,有了300大学生争夺一个掏粪岗位的场景。 就业稳定靠什么,靠民企,因为民企支持了85%的就业,民企稳定又靠什么?用米塞斯的观点看,要靠消费者,决定老板与员工收入的既不是老板,也不是员工,而是消费者;首先产品要卖得出去,还要卖个好价,而不是赔本去库存,保持资金的流转。那么,更重要的稳定要素,就成了刺激消费,这也正是2025年政策的双重视角:稳定与刺激消费。 消费又怎么稳? 当然是要增加收入,于是,一个恶循环又回来了,企业需要消费者支持,而消费者在问企业什么时候增加工资,所以,2025年刺激消费只有一个选择,发券并提升社会保障系统。 那么,2025年经济的好与坏,就要看财政主导的社会分配,能够有多大量级的发券及提升社会保障系统。 有力度就是稳定与安全的平衡,反之则反之。 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